甘肃省高等学校教授、副教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

作者:组织人事部   来源:组织人事部   发布时间:2012-10-15   点击数:

甘肃省高等学校教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 
甘职改办[1999]15 

   为进一步完善我省高等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制度,客观公正地评价高等学校晋升高级职务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保证高校教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质量,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根据《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试行条例》,结合我省高校实际,特制定本评审条例。 
    一、学历及任职年限 
    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具有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被聘任副教授职务五年以上 
    二、年度考核、论文、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符合全省统一要求。 
    三、工作业绩 
    任现职以来,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较好地完成了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量,担任一门主干基础课或两门以上课程的讲授工作(其中一门应为基础课,包括专业基础课或技术基础课),教学效果良好及以上。同时达到下列三类条件中的一种: 
    (一)获国家级自然科学奖、发明创造奖、科技进步奖、农业丰收奖、教学成果奖或省部级一、二等奖一项,或获省部级三、四等奖二项的定额内人员。

    (二)本人独立或与企业合作开发完成的与本人所从事专业相关的科技成果,通过省级鉴定,经推广或转化后已形成产品,并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为学校创纯收入30万元以上(专科学校20万元以上),并有l篇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公开发表的与该成果相关的高水平论文。 
    (三)达到下列条件中三项以上: 
     1、主持或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省科委、计委、教委、经贸委计划下达的教学、科研、技术、设计、工程等项目,通过部科技司或省科委、计委、经贸委、建委、教委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作为项目主要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并经省部业务主管部门认定,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2、本人独立或与企业合作开发完成的与本人所从事的专业相关的科技成果,通过厅()级鉴定,经推广或转化后已形成产品,并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为学校创纯收入l0万元以上。 
     3、获省厅()级或地州()科技进步奖、省高校社科奖、省教委教学成果奖、省高校优秀教材奖、农企技术推广奖、省社科联社科奖、省新闻出版局优秀图书奖等有关厅局同类奖项的一、二等奖的定额内人员。 
     4、作为第一撰稿人或执笔人,在世界3300种学术刊物或全国权威性学术刊物上全文发表本专业论文2篇,或在全国权威性学术刊物上全文发表论文l篇并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全文发表本专业论文5篇以上。 
     5、主编正式出版本专业教材一部,且本人撰写的内容一部教材的l4以上; 参编正式出版的本专业教,本人撰写部分累计不少于12万字。 
     6 独立或作为第一完成人正式出版本专业专著(译著)一部; 参编人员在部著作中完成部分不少于10万字。 
     7、本人或本人培养的人员或指导的集体(以组织备案培养或指导计划为据)在全国本专业竞赛中获三等以上奖或取得名次;或在全省本专业竞赛中两次获二等以上奖或取得前三名。 
     8、主持完成了创建新学位点、重点实验室、新专业的工作,并且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9、作为研究生导师,系统指导过(包括合作指导名以上研究生(以招生简章为据);或系统指导过两名上青年教师3年以上(以组织备案的指导计划及指导总结为据)。 
    10、专业成绩突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国家和()级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奖章获得者、国家()级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和省()级优家、 国家和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省(部)级园丁奖,或被确定为省、部、 省教委跨世纪学术技术(学科)带头人。 
    11、年度考核三次优秀或五次良好。 
    12、从事公共课、基础课教学工作达20年以上(以教务档案为据) 并获得过学校的教学评估优秀或教学奖。 
    13、受聘为国家级学术刊物编委3年以上;或担任本专业学会常务理事2年以上、理事6年以上。  
    四、有关问题的说明  
    ()占用工作业绩()款条件713条中的2条者,46务必须达到一条(其中占用第4条时,公共课课教师作为撰稿执笔人在全国权威性学术刊物上全文表论文l篇以上即可)。 
    ()符令工作业绩()款条件要求,其外语成绩可适当放宽。 
    ()“工作业绩()款中的l3条和4 56条中在世界3300种学术刊物或全国权威性学术刊物上全文发表本专业论文2篇、主编正式出版教材一部、 独立或作为第一完成人正式出版专著(译著)一部, 及音、体、美教师占用第7条时,每达到一次,就计算为达到一项晋升条件,不受限制。但同一项目(成果、 论文、教材、论著)通过鉴定、获奖、发表、出版、 效益显著等,只能计算一次,不得重复计算。 
    ()几人合作完成项目按下表计算个人所占比例,个人所占比例达到100%才算符合一项成果、 项目的条件要求。     
项目(鉴定验收)级别                      例 
                       2  3 4  5  6名及以下 
                 100  100  80   60  20%递减 
                 100  80   60   40  20%递减 
     ()“工作业绩()款第7条中的本人培养包括指导班子成员。  
   ()本条件原则上适用于高校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凡晋升研究员者,在占用工作业绩()()款条件时,须在第()条件中的46条个再选择一条。若占用第()款时,须在除第12条之外的其余条件中占三条(其中第4条为必备条件, 论文篇数国家级或省级均应增加l)  
   ()破格晋升条件按甘职改组(2004)4号文件执行。  
    本条件由省职改办负责解释。  

甘肃省高等学校副教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 
甘职改办[1999]15 

    为进一步完善我省高等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制度,客观公正地评价高等学校晋升高级职务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保证高技副教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质量,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根据《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试行条例》,结合我省高校实际,特制定本评审条件。 
      一、学历及任职年限 
          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被聘任讲师职务5年以上;或取得博士学位,任教一年以上。 
      二、年度考核、论文、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符合全省统一要求。 
      三、工作业绩 
           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较好地完成了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量,系统地担任一门以上课程的讲授工作,教学效果优良,并达到下列四类条件中的一种: 
      ()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星火科技奖、农业丰收奖、教学成果奖、农业技术推广奖、敦煌文艺奖、优秀图书奖、高校优秀教材奖、社会科学奖,或获上述奖项的地厅级一、二等奖的定额内人员。  
       ()本人独立或与企业合作开发完成的与本人所从事的专业相关的科技成果,通过省级鉴定,经推广或转化后已形成产品,并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为学校创纯收入20万元以上(专科学校10万元以上),并有l篇公开发表的与该成果相关的论文。 
       ()达到甘肃省高等学校教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中第三条第()款条件中的两项(其中,占用第813条中的一项者必须达到第47条中的一项)。 
       ()达到下列条件中三项以上: 
      1、主持或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列入厅() (州、市)计划下达的教学、科研、技术、设计、工程等项目,通过省业务主管厅()或地州市科委、计委、经委、建委、教委组织的鉴定验收,并经实践检验,取得明显效益。 
      2、本人独立或与企业合作开发完成的与本人所从事的专业相关的科技成果,通过厅()级鉴定, 经推广或转化后已形成产品,并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为学校创纯收入5万元以上。 
      3、获省厅()级或地州()科技进步奖、省高校社科奖、省教委教学成果奖、省高校优秀教材奖、农业技术推广奖、省社科联社科奖、省新闻出版局优秀图书奖等有关厅()同类奖项的三、四等奖的定额内人员。 
      4、作为第一撰稿人或执笔人,在世界3300种学术刊物或全国权威性学术刊物上全文发表本专业论文l篇,或在省级学术刊物上全文发表论文4篇以上。专科学校教师在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论文4篇以上,其中至少有2篇发表在省级学术刊物上。 
      5、主编正式出版本专业教材一部,且本人撰写的内容占一部教材的l4以上; 参编正式出版的本专业教材,本人撰写部分累计不少于8万字。 
      6、独立或作为第一完成人正式出版本专业专著(译著)一部;参编人员在一部著作中完成部分不少于l36万字。 
      7、本人或本人培养的人员或指导的集体(以组织备案培养或指导计划为据)在全国本专业竞赛中获奖获取得名次;或在全国本专业竞赛中获三等以上奖或取得前四名。 
      8、主持完成了创建新学科、新专业和重点实验室的工作,并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9、年度考核三次优秀或五次良好。 
      10、从事公共课,基础课教学工作达15年以上(以学校教务档案为据),并获得学校的教学评估优秀或教学奖。 
      11、担任教研室主任、班主任工作3年以或指导教育教学实习、社会实践等工作累计5年以上,并获得校级表彰一次以上。 
      12、获省教委教书育人+奖、青年教师成才奖;或两次获得校级教学奖励。 
      13、受骋为国家级学术刊物编委;或受聘为省级学术刊物编委3年以上;或担任省级本专业学会常务理事或正、副秘书长5年以上。 
       四、有关问题的说明 
       (一)占用工作业绩第(四)款条件713条中的2条者,46条必须达到一条(其中占用第4条时,公共课,基础课教师减1篇论文要求)。 
        (二)符合工作业绩第(二)款条要求,其外语成绩可适当放宽。 
      (三)工作业绩第(四)款中的13条和456条中在世界3300种学术刊物或全国权威性学术刊物上全文发表本专业论文1篇,主编正式出版教材一部,独立或作为第一完成人正式出版专著(译著)一部,及音,体、美教师占用第7条时,每达到一次,就计算为达到一项晋升条件,不受限制。但同一项目(成果、论文、教材,论著)通过鉴定、获奖、发表、出版、效益显等,只能计算一次,不得重复计算。 
      ()几人合作完成项目按下表计算个人所占比例,个人所占比例达到100%才算符合一项成果、项目的条件要求。  

项目(鉴定验收)级别                           例 
                       2  3  4  5   6名及以下 
                 100  100   80   60   20%递减 
                 100   80   60   40   20%递减 
                 100   80   60   40   20%递减 
     (五) “工作业绩第(四)款第7条中的本人培养包括指导班子成员。 
       (六)本条件原则上是适用于高校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凡晋升副研究员者,在占用工作业绩第(一),(二),(三)款条件时,须在第(四)款条件中的46条中再选择一条。若占用第(四)时,须在除第10条之外的其余条件中占三条(其中第四条为必备条件,论文篇数国家级或省级均应增加1篇)。 
       (七)破格条件按甘职改组(20044号文件执行。 
          本条件由省职改办负责解释。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电话:0938-8361621传真 :0938-8362055 邮编:741001招生热线:0938-8361482

版权所有 ©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地址:甘肃省天水市赤峪路107号  甘公网62050202000260 陇ICP备11000498号-2

站点建设维护:信息中心